為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堅守紅色信仰,傳承紅色精神,7月9日,,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紅韻鄉(xiāng)音”隊伍前往金寨縣,,開展“紅跡傳承,,鄉(xiāng)音共鳴”的社會實踐活動,。
穿越歷史長廊:探訪革命博物館
實踐團隊首先參觀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博物館館藏豐富,,陳列文物400余件,,輔以大量照片、繪畫,、圖表和雕塑作品,。序廳正面懸掛著鄧小平、劉伯承,、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親筆題字和一幅大型浮雕《走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道路》,。革命歷史陳列館特別展出了金寨早期黨組織的創(chuàng)建,、農(nóng)民運動的興起、六霍起義,、鄂豫皖蘇區(qū)的形成等介紹內(nèi)容,。將軍廳展出了洪學智等金寨籍59位共和國將軍的戎馬生涯和人生風采。實踐團隊在聽講解員講解那段歷史的過程中,,不時駐足觀看館內(nèi)的歷史照片和文物,,感受老區(qū)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所走過的艱苦歲月,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作為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對話歷史守護者:深入采訪館內(nèi)工作者
在參觀后,實踐隊成員與講解員,、負責人深入交流并采訪了館中工作者吳老師,。吳老師說:“革命史它聽起來是比較抽象又很厚重的,但是實際上當歷史變成一座山,,你把山搬開以后,,看到那一個個組成歷史的人的話,都是很鮮活的,。我們金寨,,就鄂豫皖這塊革命史當中有很多都是年輕人,他們在那個時候擔起了重任,,做出了犧牲和奉獻,。”交流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fā)源地,被譽為“中國紅軍第一縣”,,金寨縣革命博物館是金寨長期的革命斗爭,、偉大的革命實踐歷史濃縮的一個展陳。
緬懷先烈:瞻仰烈士紀念塔
實踐隊瞻仰了烈士紀念塔,,走進烈士紀念堂看到一墻的金寨籍烈士,,一個名字就是一位英雄。莊重肅穆的氛圍讓成員們覺得厚重的歷史歷歷在目,,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意識到傳承革命精神、挺膺擔當時代使命的責任,。
共話信仰:與游客,、居民深入交流
來到紅軍廣場,,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革命傳統(tǒng)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映入眼簾。廣場上很多游客,,隊員們采訪了一位來自江蘇無錫的老先生,,他說道“金寨的紅軍文化很深厚,以后還會帶家里的小孩來這里參觀學習”,。當?shù)鼐用駝⑾壬f:“這兒經(jīng)常會舉辦一些紀念活動,,吸引很多學者來參觀學習,我們都很樂意跟他們分享這里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金寨,,了解我們的革命歷史?!蓖ㄟ^與當?shù)厝说慕徽?,實踐隊成員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金寨縣作為革命老區(qū)的厚重歷史底蘊。被當?shù)厝酥v述的一個個真實故事所打動,,對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理解,。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場所,是講述紅色故事的大舞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實踐隊員通過走訪金寨紅色基地回憶了一段紅色歲月,感受了當?shù)厝说淖院?,體會了偉大的革命精神,。歷史因銘記而永恒,實踐隊將把這次走訪的所見所聞所感轉(zhuǎn)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源泉,,賡續(xù)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激發(fā)愛國熱情,、凝聚前進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新的青春篇章。
(文:承孝云,、高恩琦,;圖:“紅韻鄉(xiāng)音”隊;審核:孫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