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我校舉行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安徽師范大學—安徽?。┑?3期集體備課會。備課會由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原理”課分教指委協(xié)辦,。安徽省高校思政課教指會“原理”課分教指委主任委員,、合肥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牛小俠、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月紅,、副院長劉德軍,、李海濤、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負責人,、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汪盛玉全程參與指導,。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理”教研室共計30余位教師參加了集體備課會,。備課會由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理”課程組負責人單傳友主持,。

備課會伊始,牛小俠和吳月紅分別致辭,。吳月紅對“手拉手”集體備課會走進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表示熱烈歡迎,。她指出,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處一地,,有著自然的和社會的聯(lián)系,,此次共同舉辦“原理”課程集體備課會只是一個開始,希望以后集體備課中心可以經(jīng)常走進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思政課其他課程的集體備課,。

牛小俠指出,在全國各地高校舉辦“紀念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五周年”活動之際,,安徽師范大學和安徽工程大學共同舉辦集體備課會意義重大,。講好思政課的關鍵是老師,。集體備課會能夠發(fā)揮老師們的集體智慧,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此次在蕪兩所高校聯(lián)合舉辦備課會,,有力推動了省內(nèi)高校思政教學平臺的共建,、教學資源的共享以及教學團隊的共贏,希望備課中心下次可以走出蕪湖,,到合肥等其他地區(qū),,充分發(fā)揮集體備課中心的輻射作用。

在微課展示環(huán)節(jié),,安徽師范大學的張?zhí)硪砗屯踝永謩e圍繞“哲學的基本問題”“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交流展示,。安徽工程大學的張剛、毛加興分別圍繞“價值及其評價”“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進行了教學分享,。四位教師的教學展示準備充分,、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教態(tài)自然,、各具風格,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詮釋了“原理”課教學重在說理的獨特魅力。在交流環(huán)節(jié),,干成俊,、余在海、張濤,、王艷,、劉宏、凌取智,、張小峰,、劉菲菲等參會老師逐一做了交流發(fā)言。牛小俠高度肯定了四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指出原理教學關鍵是把“理”講準,、講透、講實,。干成俊指出,,講原理既要面對當下熱點問題,也要回到經(jīng)典作家的歷史語境。余在海認為,,在原理教學中,,要回到教材、吃透教材,,要能像剝洋蔥那樣講清楚知識點的內(nèi)在邏輯,,要勇于突破教材中重難點。張濤指出,,在教學中要處理好原理與原著的關系,、教材體系與教學體系的關系、備教材與備學生的關系,。老師們還就實踐教學,、課題申報、論文發(fā)表等其他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汪盛玉最后做了備課總結。她指出,,本次集體備課會得到了安徽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原理”課分教指委的大力支持,。集體備課會的意義既在于“手拉手”共同提高,也在于“心連心”相互協(xié)作,,更在于“肩并肩”共同奮斗,,齊心協(xié)力打造安徽省思政課的“金課”。此次集體備課會教學展示精彩紛呈,、研課磨課充分熱烈,,實現(xiàn)“手拉手促合作,同發(fā)展共育人”的宗旨,。接下來,,依托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安徽師范大學—安徽省),,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還將繼續(xù)加強與全省乃至全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交流合作,,定期舉辦“手拉手”集體備課會,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打造精品活動,,持續(xù)發(fā)揮全國高校思政課“手拉手”集體備課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

(外鏈網(wǎng)址:https://marx.ahnu.edu.cn/info/1046/15277.htm)
(文:單傳友; 圖/視頻攝制:劉昆笛;審核:吳月紅 劉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