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與大學生在一起”學習分享活動的通知》要求,教育師生在學習分享中參與實踐,,在實踐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實踐,,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實現(xiàn)“強國一代”到“強國有我”的升華,。7月8日下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鄭健,,校紀委副書記,、材料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郭廣春,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燕,,校學生處副處長杜松濤,,數(shù)理與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何志恒,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王中江,,團灣沚區(qū)委書記劉敏,,紅楊鎮(zhèn)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蔚文琴,,赴灣沚區(qū)紅楊鎮(zhèn)看望慰問人文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新時代鄉(xiāng)村變遷與振興”調研團隊,。本次走訪慰問以座談會形式開展,會議由校團委副書記李恒奎主持,。
座談會分為兩個階段,。在“習近平總書記和大學生在一起”學習分享活動中,人文學院團委副書記利昕云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給師生的部分重要致信回信精神”,,人文學院“新時代鄉(xiāng)村變遷與振興”調研團中的行管212陳軼嘉,、行管221李明曉、法學221彭超,、金融工程212高麗婷,、社工221范雨陽等5位同學圍繞領學內容分別發(fā)表了感想和體會。在“強國有我,、青春有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匯報交流中,,調研團中的法學211張建軍、行管212王珂,、電商法221王潔,、法學222黃露茜、電商法221高翔等5位同學逐一匯報了調研收獲和感悟,。隊長張建軍表示,,調研團從2021年度全國大學生“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開始,累計走訪了以南陵縣何灣鎮(zhèn)澗灘村為主的54個鄉(xiāng)村,,作為安徽工程大學人文學院的品牌實踐項目,,如今來到了蕪湖市灣沚區(qū)西河古鎮(zhèn)這座美麗的小鎮(zhèn),先后走訪了400余戶人家,,收回有效問卷350余份,;在“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中,充分挖掘鄉(xiāng)土文化中的紅色資源,與退伍軍人,、退休黨員共同開展黨史知識宣傳活動,;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講等一系列活動,,深度探究如何通過以鄉(xiāng)土文化的傳承來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xiāng)村振興的文化道路。
劉敏對灣沚區(qū)的基本情況,、發(fā)展現(xiàn)狀,、規(guī)劃定位、人才引進等進行了介紹,。他表示,,灣沚區(qū)將進一步加強與安徽工程大學的校地共建,搭建更多實踐平臺和機會,,引導更多的安工程學子走進灣沚,,實現(xiàn)校地資源共享、協(xié)同發(fā)展,。同時,,他鼓勵青年大學生通過參加“青馬工程”、“青領計劃”,、“三下鄉(xiāng)”等活動,,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在“自找苦吃”中磨礪自己,、積累經(jīng)驗,、提升才干。
鄭健代表學校黨委向灣沚區(qū)給予安徽工程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對人文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調研團的有效工作給予了肯定,。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等教育工作,,始終把青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三下鄉(xiāng)”活動是大學生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鍛煉成才的有效途徑,,青年大學生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思想認識,學會用雙眼觀察城鄉(xiāng)融合新圖景,、用耳朵傾聽農民聲音,、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通過在“田間地頭和村屯農家”的切身體驗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厚植家國情懷,。他強調,,青年大學生要深刻理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將自己的專業(yè)所學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從而實現(xiàn)思想,、能力、素質的全方位提升,。
會后,,參會領導和老師察看了調研團隊的生活及工作場所,并將數(shù)理與金融學院“西河文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送到調研地點,。本次走訪慰問充分體現(xiàn)了學校對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高度重視,,調研團成員深受鼓舞,紛紛表示將珍惜每次實踐機會,,錘煉奮斗精神,,磨礪增長才干,勇于投身基層,,用青春擔當為鄉(xiāng)村振興助力添彩,。
據(jù)悉,根據(jù)校團委《關于開展2023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人文學院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積極宣傳、認真籌備,召開暑期留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會議,、“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線上培訓會,,共組建21支團隊奔赴全省各地開展活動,將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增強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實效,、推進“三全六專”育人實踐,、完善“假日思政”育人體系的重要抓手。
(文:利昕云,;圖:鄭唐寅,;審核:劉一、王中江)